中國汽車品牌不可推卸的使命
2012年06月10日 09:40 來源:渠道網慧聰汽車用品網:2011年11月下旬,塑造企業品牌的權威、影響廣泛的“2011年度(第八屆)中國汽車用品行業十大評選”揭曉了30強榜單。2011年開啟中國汽車用品行業新十年,企業進入更嚴峻的品牌競爭時代。汽車用品行業的日益壯大,我們面對牧寶、威威、威固、貝卡爾特、標榜、保賜利等品牌的壓力,同時國外品牌巨頭的“夾擊”,中國汽車用品企業在做大做強做優的同時,我們對大企業使命的認識也越來越重要。作為大企業有著五個鮮明和不可推卸的使命。
先,肩負拉動產業經濟的責任。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副理事長蘇暉認為,未來決定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不是整車市場,而是由汽車后市場來決定的。汽車后市場毛利率水平較為穩定,一般能達到35%-40%。近年不少汽車經銷商拓展汽車后市場業務,加大了后市場服務網點的建設力度,從傳統的配件銷售、維修和保養,逐漸向新興消費(汽車租賃等)和汽車飾件銷售、汽車美容、汽車改裝等新業務脫毒,業務毛利迅速提升。所以,汽車經銷商未來更加倚重汽車后市場的發展對維持高增速的作用。作為汽車后市場中的大企業大品牌,必然受到更多的整車合作青睞,同時自身發展,在渠道、終端的業務的增加不斷拓展了汽車后市場產業的疆土?!暗案狻弊龃罅?,盈收增長,才能拉動整個汽車產業的經濟增長。
第二,大企業是中國汽車用品創新的主要平臺。企業是市場活躍的元素,大企業更有能力為創新持續投入規模資金,提供新技術的孵化和實驗平臺。如汽車美容養護品牌“標榜”,擁有創新的科研中心和產品研發實驗室,并定點與國內外大學和研究單位交流和合作;廣東另一汽車美容養護大品牌“保賜利”,具備日產120萬罐產品的生產能力,能夠制造封口尺寸從直徑15mm~1inch、容積10ml~1000ml規格的各種氣霧劑產品、膏霜類及液體產品,公司以出眾的技術標準和龐大的生產能力與眾多國內外500強企業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成為了中國排名前列的氣霧劑和膏狀體產品的OEM基地。另外,不少大企業,通過持續并購中小型創新企業并通過大企業自身平臺的完善和推廣獲得重大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因此,的重大創新應當以大企業為主體,中小科技企業為大企業配套和承擔技術合作或外部協助,在優勢互補中建立中國汽車用品行業的創新平臺。
第三,大企業是帶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引擎。大企業大品牌的發展模式成為了產業后來者的發展“模板”。一個大型制造企業,在物流、后勤、小配件供應、遠程客戶服務等方面,都帶動著一大批中小企業乃至微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一個汽車制造商至少需要260家左右的各類配套和外協企業;一個汽車用品制造商充當著配套的角色同樣也創造了配套的需求,僅僅是一個小型的方向盤套生產商,都有原料供貨、設計合作、物流、配件供應等多個配套需求。加上渠道鏈上的經銷代理等角色,一個真正的大企業所涉及的相關企業更多。因此,任何一個有使命感的大企業都應當正確認識保存和發展中小企業的重大意義,尤其今天中國國內的中小企業處境很其艱難。我們非但不能把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對立起來,相反,應該提倡支持大企業,大企業支持中小企業、給中小企業留下空間。大企業應當在戰略上突出自身的強項和不可替代的價值創造領域。
第四,大企業是“走出去”的主要力量。小企業的靈活性在開拓市場方面有其優勢,但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市場,小企業的劣勢很難自身消化。比如,進入發達、成熟的歐美市場,法律、財務、銷售渠道控制、人工成本等大量費用讓小企業難以承受;在進入不規范和欠發達的地區,像部分非洲和南美,運營風險控制、外交和政府資源的支持等成了中小企業的軟肋。因此,大企業可以聯手中小企業,共同參與國內外市場和資源配置;中小企業利用其靈活性,可為大企業打前站;大企業應帶動中小企業形成“中國組團”參與國內外競爭。中國少部件產業成功成為國內出口大戶,為國內經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汽車用品作為國內外獨有特色產業,發展模式以及市場日漸成熟,拓展國內外市場,把中國特色產業帶出去,規?;袌鲞€看大企業的做功。
第五,大企業是社會責任的主要承擔者。納稅、綠色管理、人才培訓、提高就業率等,中國大企業的特點,決定了其不可回避的社會責任。特別是汽車用品仍為手工業為主,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此乃其一,其二是中國汽車用品發展仍面臨著制度確實、規范難落實等混亂局面,大企業制定行業標準,協助標準的制定并嚴謹施行創新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在低碳意識蘇醒的年代,率先創新潮流, 在生產、管理上全面融入節能減排理念,這樣的大企業,才是行業進步的主要的力量。
慧聰網作為企業,同樣肩負著經濟、創新、社會責任等大使命。作為深耕行業的媒體平臺,十大評成功舉辦七屆,在第八屆評選正在如旺如荼地進行中。即將在杭州舉辦的線上線下綠色主題汽車用品交易會也即將拉開帷幕。洞悉行業發展趨勢,創新行業發展方向,積很創新與變革,推動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中國大企業大品牌的時代已經到來。面對著全新的國內外化挑戰,互聯網經濟的崛起等特征鮮明,機遇與挑戰并存新經濟環境,從產業的聯合重組、優化結構,到重大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再到戰略性新產業的形成,大企業大品牌無疑將承擔著更多領軍人物的新使命。
上一篇:防爆膜市場高中低檔品牌構成 下一篇:汽車美容養護暗涌